
荔浦芋头,又称槟榔芋,其栽培历史深厚,
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,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
荔浦芋在荔浦市进行人工栽培已有400年的历史,据记载,荔浦芋自清朝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,由福建漳州一带传入荔浦,首先栽于县城城西关帝庙一带,并向周边辐射种植,在荔浦市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下,受环境小气候的影响,逐渐形成集色、香、味于一体的地方名特优产品,品质优于其它地方所产芋头,很早在周边县对荔浦所产槟榔芋就有了“荔浦芋”一词的称谓。在清代,荔浦芋作为广西珍稀的“皇室贡品”,年年进贡朝廷。
据民国三年(1914年)《荔浦志》记载:“旧志云:有大至十余斤者,今实无。但以城外关帝庙前所出者为佳。剖之,现槟榔纹,谓之槟榔芋”。“纹棕色致密,粉松而不粘,气香。他处有移种者,仅形似耳,无纹,谓之榔芋”。

荔浦芋头可以 蒸、煮、炒、炸 等多种方式烹饪。其中,荔浦芋扣肉是广西居民节日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名菜,做法是将芋头切片后夹在猪肉中红烧,风味特殊,肉不腻口。

荔浦芋头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特别是钾元素含量较高
荔浦芋营养丰富,含有粗蛋白、淀粉、多种维生素、较高的钙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,具有补气养肾、健脾胃、强身健体之功效,既是制作饮食点心、佳肴的上乘原料,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。由于荔浦芋淀粉含量高,且具有特殊芳香味,利用荔浦芋的香、酥、粉、黏、甜、可口,可加工成香芋粉和数十种食品,也可把芋去皮,漂烫、包装、速冻之后出口。荔浦芋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,适量食用有助于维持人体健康。 《来源百度百科》


荔浦市的土壤质地、养分含量、酸碱度以及水分与排水条件等方面均表现出色,为芋头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

土壤质地:荔浦市的土壤土层深厚、肥沃且疏松,这种土壤质地有利于芋头的根系生长和发育,使其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。
养分含量:荔浦市的土壤硒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同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、磷、钾等关键营养元素。这些养分是芋头生长所必需的,为芋头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供应。
酸碱度适中:荔浦市的土壤pH值适中,符合芋头生长的要求。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芋头根系的吸收作用和土壤中养分的释放。
水分与排水条件良好:荔浦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雨水充沛,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适中。同时,土壤排水性能良好,避免了土壤过湿导致的芋头病虫害和烂根等问题。

关注荔浦芋官方网站 了解更多荔浦芋知识
2025-05-01
2025-04-25